您所在的位置:一元刑事辩护网 > 主任动态

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丁一元律师的风雨人生和刑辩之路

来源:一元刑事辩护律师网 作者:丁一元律师 时间:2016-12-30

导言:
    光阴茬苒,日月如梭。上月刚在律所同事的祝福下度过了我的50岁生日,古人云“五十而知天命”,回首30年工作经历:曾经当过老师下过乡,改行跳槽当过官,打架闹事进过宫,辞职下海经过商。经过25年的律师执业生涯,加盟盈科后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南西北风!引用习大大的话,“五十之前,全力以赴希望有所成就;而五十之后,虽然仍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但对个人荣辱已经淡然。”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命之年,感悟颇多。借此机会将我多年的职业经历、专业化之路以及与盈科的那些故事说一说,愿透过自己人生几次抉择的心路历程,与大家交流体验,分享得失。

上篇
    对于上世纪60年代以后到21世纪前的中国,不知道读者们有何感受?我个人几乎经历了这段时期所有浩浩荡荡的大事,在风雨中前行。
    文革的产物
    50岁的人依然能够乐此不疲地讲述童年,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文革的产物。再贴上几个标签就是:1966年出生,江西省九江市偏远的修水县小山村,父亲被打成右派,小学老师讲一口浓浓的放养乡土话培养了我的丁氏普通话。
    第一次转折:80年代的高考和公务员
    1982年,年仅16岁的我,从未上过重点中小学和高三,却幸运地考上九江学院中文专业,读者可能觉得这所学校名不见经传,但能从5%的高考录取比例中脱颖而出跨进高校,是穿皮鞋和草鞋的分水岭!
    1985年8月毕业,我被分配去中学当老师,月薪50元,并度过了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
    执教两年,骨子里不安于现状的性格促使我毅然选择了改行,调入修水县司法局工作。由事业单位老师到司法机关的行政干部,当时被认为是一个华丽转身,也正是当下年轻人趋之若鹜的公务员铁饭碗。我从此仕途顺利?其实不然。大家可以想想官场的形形色色。辞职前我才被任命为镇司法所负责人,但总觉得自己与官场格格不入,这不是我想要的人生!
    第二次选择:90年代的律考和律师
    机缘总是来得很突然!1988年一次偶然辩护经历,使我和法律,尤其是刑事辩护结下了难舍的情缘。时值九江市中院来修水县城审理一起樊荣贵等13名村民抢劫国营金矿的案件,全县拿律师证的只有三人,所以连我这种无牌的“乡镇法律工作者”都走马上任做了辩护人。一审主犯判处死刑,我的当事人判三年。上诉后,主犯改判死缓,省法院也采纳我的辩护观点改判当事人免予刑事处罚。
    初战告捷,激发了我自学法律的兴趣。1990年,我以高分通过了录取率不到10%的全国律师资格统考,获得了律师行业的入场券。后来如何?我就是家乡县城的一名小律师,刚出道没有前辈指导,就像摸着石头过河。
    第三次抉择: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乘风破浪会有时,打破铁饭碗南下!
    1993年,律师体制开始改革,由清一色的国办发工资律所或法律顾问处,到允许开办合作或合伙制的律所。借着这股春风,1994年,我停薪留职,怀着憧憬踏上了南下广东的求职之路,先后去了深圳、惠州和东莞,最后通过一位同事介绍在广州找到了一家律师所试用,并有幸结识彭心实、胡国材两位老律师,并与他们合作在海珠区开了分部。
    好景不长……1995年中,司法局领导打电话来说政法机关不再允许请假外出创收了,要么回来上班,要么辞职走人,只能二选一。何去何从?摆在我面前的是无法回避的人生交叉点,我该如何抉择?家人朋友同事无一例外都反对我打破铁饭碗辞职下海。举棋不定时,我想起诗人艾青曾说过:“人生道路会面临很多岔路口,但紧要的地方只有几步,尤其是当你年轻的时候……”
    是进还是退?闭关三天,冷静思考过,也激烈挣扎过,我清楚知道自己不是从政当官的料,结合个人性格、未来展望及两地经济水平等综合考虑后,认定执业律师是我终身职业选择,而广州是一座充满活力且包容性强的国际大都市。最终我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策:辞职南下! 
1995年8月,刚好工作了十年,我便正式辞去了享受正科待遇的主任科员职务,也成为了当年全县唯一一位辞职下海的公务员。
人生要舍得,不能患得患失。当断不断,会反受其乱!
       广阔的天空:新环境中艰难起步
    初来乍到广州,人生地不熟,语言又不通,半途出家,没有人脉关系,哪来案源?加之没有法学院校科班出身的背景,想要在一个陌生的大城市立足谈何容易!
    当时广州律师所分配机制普遍是“吃住不管,五五分成”,虽然不拿一分钱底薪,收入二一添作五(也就是我负责办案可提成税后收入25%),借此机会,我还得感谢彭心实前辈,和我拍档合办案件。
    当初的日子,是我现在不敢想象的“丰富多彩”:骑单车汗流浃背穿街过巷去调查取证、立案开庭,为省钱经常啃面包当一日三餐,在办公室打过地铺,上门兼职做过家教。1996年,购置一部二手幸福牌摩托车,上下班途中在车把上挂顶头盔,顺便搭客赚点小钱。1997年,和城中村民合建了一栋宅基地性质的农民房,蜗居四年。会拼才会赢!直到2000年和2002年才先后购置小汽车和商品房,将户口迁入广州,成为新移民的客家人!
    半专业化刑辩之路——且行且珍惜
    说实话,刚入行做律师,我就是大家都懂的“万金油”律师。
    1997年刑法和刑诉法作出了重大修改,侦查阶段律师便可提前介入提供帮助,刑事律师的作用和地位都明显有了大幅提高。在1995年至2005年共10年间,我的刑事业务比重占了50%以上,每年平均办理20件左右,可以算是半专业化了。当时的律师之路,正如2004年《中国律师》杂志第四期对我作的一篇专访——《平淡之中尽显辩才本色》。
    此时,我已毕业20年,从事律师业务15年。在刑辩业务领域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如原广州工商联部长黄志刚贪污案广州中院两次判15年,省高院两次发回重审,最终宣告无罪;熊少华运输毒品安眠酮2.5吨被判无罪。稍有成就,我开始思考是否应全力以赴走刑事辩护专业化道路?答案是必然的。
    可惜当时全广州没有一家专业刑辩律师事务所,包括我曾工作过的广东环球经纬所和华安联合所,走刑辩专业化的路子遇到了天花板。
    彷徨之际,转眼到了2010年7月,邮箱中突然收到一封来自盈科律师所的招聘加盟信件。信上说盈科要做亚洲第一大所,而且要走国际化、专业化和品牌化的道路,虽然之前从未听说过盈科律所(还以为是香港电讯盈科开办的),但“专业化”三个字猛地触动了我沉寂已久的心。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参加了招聘宣讲会。
    承蒙执行主任余宇邀请在大会现场作了关于刑事辩护方面的发言,会上遇到易民胜书记,还有后来成为刑事部核心成员的段长明律师,向我发出的为何无罪判决少之又少的提问。通过一份邮件和一次会议,我认定了这就是我要去的地方。看似草率,实则有一见钟情,相见恨晚之感。人是需要有点冒险精神的,要相信自己的直觉判断。古语云:水太清则无鱼,人太谨则无智,就是这个道理。

下篇
    人生新起航:加盟盈科,走向专业化
    加盟之路
    招聘会后我立马回华安联合所辞去了合伙人职务,“净身出所”。此时盈科广州所还处于筹备阶段,临时租用在南方报社内招待所办公,不要说规模化专业化,连办公室毛都没看到……所幸我早已过了易于冲动的青葱岁月,面对未知的前景,我却能不假思索签订了《刑事业务部门责任书》,承诺每年个人创收不少于100万,除上交12%税外,另须上交律所20%的管理费和房间使用费等。回想当初的压力,“呵呵”了之吧!
    在盈科所正式搬入南方传媒大厦办公之前,我已提前将新接的一批数量1045件全国性商标侵权案件挪到盈科所办理,并去北京、上海、浙江、武汉等地立案起诉马云和淘宝卖家,还专门在广州和北京召开规模盛大的新闻发布会和专家研讨会,引起了全国诸多电视和报纸媒体广泛报道,极大提高了创业之初的盈科广州所在行业内的知名度!
    12月16日广州盈科在花园酒店举办盛大的开业庆典,我也邀请了包括广东省刑法学会长王学沛在内的数位嘉宾参加。为了支持律所的开业庆典,不遗余力地请自己的好友驾驶宝马740、奔驰350和同事牟晋军等一起去机场迎接贵宾,同时招待赵成伟等盈科远方来宾共进晚餐。好的平台是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而盈科就是一个成功走向专业化道路的好平台。加盟盈科不仅改变了我的观念,还实实在在地提升了自己,也有机会为清华、北师大的研究生授课,业务上还与北京、成都、天津等多家分所同事之间都有合作。盈科老大梅向荣律师和郝惠珍书记等几位创始合伙人的全球视野和互联网思维,尤其是各分所实行的执行主任职业经理人制度,以及超强服务意识的行政后勤团队都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消除律师们的后顾之忧,使我能够专心一意去钻研业务带好团队。

团队之路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个团队才能走得更远。
    认同盈科,加盟盈科,从此便以盈科为家,以盈科为荣!“承包”刑事部后,我便开始着手创建团队,至今刑事部团队已有13位紧密合作的律师及助手共计25人,我个人带有6位授薪的助理,其中有律师执业证2人,实习律师2人,还有从检院优秀公诉人岗位辞职加盟、刑法硕士实习生各一人。我也很荣幸聘请到梁玉霞、徐松林、陈虎等专家教授担任部门顾问。
部门带头人要有奉献精神,每年两次组织部门同事参加户外踏青、漂流、泡泉、拓展等,活动费用是由部门案源提成来承担,在部门草创资金不足时,也有很多由我个人赞助。如去年成立华南职务与金融犯罪研究中心时,5万元活动开支全由我个人赞助。通过种种活动,增强了部门成员的凝聚力和粘合度。诚然,案源才是支撑专业化部门建设的根源所在,即使2011-2013年案源不多的情况下,我都尽量拿出一些案件与年轻律师合办,让加入部门的律师至少每年有一件案子合作。去年,我与部门律师合办或交办的案件金额达到了180余万元。
    人无压力一身飘,有目标才有动力!
    组建了刑事部的同时,作为部门带头人的我感受到很大压力。为了更好带领团队,2013年参加了厦门大学管理学院EMBA的学习;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2011年参加人民大学律师学院刑事辩护和金融研修班的培训学习,以及尚权所和中国法学会组织的刑辩论坛;盈科所组织的大讲堂和研讨会也坚持参与其中。部门同事之间形成疑难案件积极研讨及钻研学习氛围。
     酒香也怕巷子深,宣传营销树品牌。
    加强学习提高能力的同时,我意识到律师业务同样是需要适当营销的。于是在网络推广方面,将名片式网站“一元说法”网复活为盈科广州刑事部官网“南方刑事辩护网”; 进行优化和搜索引擎推广;开通博客、微博以及微信订阅号。
    社会推广方面,个人和团队其他律师经常接受报纸电视采访;每年举办两次大型案件研讨会;成立了“华南职务与金融犯罪研究中心”以及纯公益的“华南虎”刑辩集训营,并邀请资深刑辩律师、检察官、法官及教授等进行授课。
    纸媒推广方面,印制了刑事部宣传册,按罪名分门别类编印了七大本部门律师亲办的成功案例集;每两月出版一期《刑事律师观察》;我个人及其他律师都在着手出版个人办案心得方面的书籍。
    专业化之路,永不止步
    专注才能专业,专业值得信赖!
    最近接受委托了几件走私案件和毒品案,其中4月2日签约,4月13日便在福州中院开庭审理的走私案,开庭前10天才来到律所找我,之前先后委托了好几位律师,最后只保留福州市刑委会主任王律师,客户见我之前也在广州面谈了好几个大所主任,有的是全国政协委员,有的是律协副会长或前会长,名气职位都比我大。我能在客户诸多选择中胜出靠的是什么?是26年的律师经验、过硬的专业水平以及有序的团队合作。10天时间要看完并消化127卷材料、拿出庭前会议方案及辩护意见,同时还要前往福州第二看守所会见被告人。如此密集和高强度的工作,单独是无法胜任的,我通过指导安排助手先阅电子卷,初步筛选并打印,会见回来一起讨论形成意见,辩护工作在有条不紊中一步步开展。看在眼里的家属在反复权衡后确定由我和李宇飞分别担任其父母的第一辩护人,而另两位接受委托一年多的广州律师则不再出庭。当我们在庭前会议上亮出排非申请,摆上装订整齐的卷宗以及完整的法规汇编时,福州和宁波同行投来了钦佩的目光,有的借阅,有的拍照留存。律师收费上也高出2-3倍,刑辩可视化的魅力可见一斑。
    大数据时代,各种资讯浩如烟海。刑法罪名达451个,相关司法解释判例多如牛毛。比如2014年,各级法院审结一审刑事案件102.3万件,判处罪犯118.4万人,刑事诉讼法及公检法三家的解释就有1930条,共计258341字,《刑事审判参考》公布的指导案例也有1020个。而个人知识和精力是有限的,想要面面俱到,只会顾此失彼面面不圆。当下的刑事辩护已进入精细化精准化辩护阶段,刑事专业内部还将细分领域。即使你办过很多刑案,如果没有办过走私普通货物的,庭前会议上面对几位海关缉私局专业人士和训练有素的公诉人,如何从容地质询应对?对于利用边民互市方式走私及东盟协定国关税知之多少?也许有同行会说,当我接到类似案件再上网查询不迟。如果持这种心态就大错特错了!当事人来面谈前比你查得更多,有的连你我QQ空间都看遍了,律师也咨询了几个甚至是十几个,临时抱佛脚恐怕连当事人都不如。
    走专业化路子没有现成经验可供借鉴,无法临摹,只好摸着石头过河。刚开始没有充足案源支撑,不能强求大家只办刑案,只能强调以刑案为重心的一专多能。作为部门主任则必须以身作则,专注刑事业务,亲友介绍而来的民商案件也交出去给同事办理。对外宣传只提刑辩二字,不能患得患失。无论在所内所外,均以刑辩自居,效果初现。回顾在盈科走过的这五年,个人专业化程度至今已高达98%,部门成员平均在60%以上,有的可达76%,可以说在定位专业化方面取得了一点点成绩。
    未来之路
    为了实现目标,我制订了三个“五年计划”:2011-2015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创建刑事团队,准确定位贴上标签;2016-2020年,第二个五年计划是做到家喻户晓树品牌,成为美誉度极高的中国刑辩精英团队;2021-2025年,第三个五年计划要完成目标立标杆,成为刑事辩护领域的领军力量,参与规则的制订。届时我也有望能退居二线,偷得浮生半日闲。
    目前来看,计划可提前实现!盈科广州刑事部和“华南虎”已在行业内颇具影响力,处于上升期并向成熟期发展,5年来部门无一投诉且创收稳定增长,办理了一系列有影响案件:如广西警察胡平醉酒枪杀孕妇案,马教授“精液治病”强奸改判案,宝安检察院指控肖萌职务侵占200万元无罪判决案以及大学生庞胜斌被骗传销故意伤害致死免予刑事处罚案等。去年个人接案53件,有效辩护率达82%。慕名而来客户有时应接不暇,个案收费由每件5-10万,向计时收费突破。品牌决定价值,价值决定价格。专业化魅力开始体现!
    专业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才能成功。就像跑马拉松一样,平时科学训练积累跑量,比赛遇到撞墙期还必须咬牙坚持,否则便功亏一篑。去年11月23日在广州,我以2小时20分才完成首个半马,刻苦锻炼了3个多月,今年3月15日在清远顺利以4小时28分完成全马首秀。对此深有体会!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结语: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2014年我更以全国唯一一位刑事辩护律师被ALB《亚洲法律杂志》评为年度诉讼律师十五强,同时也当选为广东省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成功的因素要结合内外因来分析,作为盈科广州的元老,我愿意陪伴盈科共同成长,团队建设初具规模,业务稳步增多,迈出了专业化的第一步,但第一个五年计划尚未全面完成,专业知识仍有待提高,著书立说还在孕育当中。
    专业化道路任重而道远,完成全马后曾写了小文一篇《五十岁开始,也能跑好马拉松》,只要付诸行动就不怕起步晚!只要方向对了就不怕路途远!有志者,事竟成!专业化道路是律师发展的必然途径,时不我待,刑辩的春天已来临。愿与盈科有志走专业化的全体同仁一起加油,携手共进!

 二O一五年五月八日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